分类 空间科学卫星 下的文章
“大”院士讲“小”科普
2016-09-02 09:35 来源:光明网-《光明日报》
潘建伟介绍,首颗量子卫星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。“目前量子卫星的各项有效载荷、光机系统、地面设备等工作状态良好,在初步测试中,量子卫星与新疆、河北、青海等地的地面接收站进行了对接,星地链路已经建立起来了。在随后的几天中,我们将进行星地量子纠缠对准,这项工作...
对地观测部组织召开“电磁卫星科学任务运行管理基础平台——产品校验与质量评价分系统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”评审会
时间:2016-08-24
8月4日,对地观测部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组织召开了“电磁卫星科学任务运行管理基础平台——产品校验与质量评价分系统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”评审会,来自中科院光电院、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、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503所...
SVOM PDR简报
2016-07-20发布
2016年7月中法天文卫星(SVOM)系统初步设计评审会议在烟台成功召开,没有技术问题阻碍项目进入C阶段。本次会议作为工程B阶段的关键节点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
法国驻华使馆科技参赞一行访问国家天文台兴隆基地
2016-04-10|
参赞一行参观了我...
量子科学实验卫星(QUESS)轨道498 x 503公里 倾角97.4,周期95分钟。太阳帆板已经打开。发射的长征二号丁火箭是遥32这次发射是长二丁火箭第29次飞行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34次飞行,也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78次飞行试验任务。约25分钟的完整发射视频 https://tv.cctv.com/2016/08/16/VIDEKde16nFti2zc78pb...
HXMT卫星有效载荷正式通过出厂评审2016-08-11|文章来源:科研计划处 粒子天体物理中心 8月8日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HXMT卫星项目办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有效载荷分系统出厂评审会,参加会议的有航天五院科技委、质量监督代表室、总体部、502所,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,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中科院高能所的专家和相关人员。评审组听取了有效载荷总设计师卢方军研究员代表项目组作的...
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-北京(ISSI-BJ)成功举办太阳风-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国际论坛2016-07-21 7月6日至7日,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-北京 (International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Beijing,ISSI-BJ)在北京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成功举办了主题为“太阳风-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国际论坛(ISSI-BJ Forum on...
https://www.hxmt.org/HXMT卫星将运行在约550km的地球圆轨道上,轨道倾角43°,设计寿命4年,预计延寿2年。高能天体物理暨硬X调制望远镜研讨会召开2016-07-19|文章来源:科研计划处 粒子天体物理中心 7月12日至15日,意大利费拉拉大学Filippo Frontera教授,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院博洛尼亚空间天体物理研究所(INAF/IASF Bologna...
大公网7月11日北京讯(记者周琳)中国在遥感科技的作用在国际得到更多的认可,国际最高规格的2016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11日首次在中国举办。记者从大会上获悉,由中国研发的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、海洋和大气水循环关键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“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”已完成关键技术攻关,预期于2019年到2020年左右发射。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,水循环的变化直接影响人类生活。目前在中国南方地区肆虐的洪水...
IT计划召开第二次科学目标咨询会2016-06-25 6月22日,“磁层-电离层-热层耦合小卫星星座探测计划”(MIT)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科学目标咨询会。来自北京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中国极地研究中心,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、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20余位院士和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。 空间中心副主任王赤研究员介绍了MIT计划的背景情况。MIT计划深化论证...
- 1
- 2
- 3
- 后一页 »